来源:好完美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7-29 12:16:56
【17173特稿转载并注明出处】
文字版:
大家好,我是X博士。
一眨眼,2022年就过去了一半。最近看了一下国内游戏行业上半年的收入数据,发现比去年差了很多,3月份就下降了近20%。按照这一趋势,中国游戏产业很可能迎来20年来的首次下滑。
数据不容乐观,实际上整个行业都出现了裁员潮。从腾讯网易到中小厂商,几乎都在送员工毕业。我给老X加的很多修炼者也有危险。
听起来很悲惨吗?然而就在去年,游戏厂商还是比谁都扔钱更快,花钱挖人开新项目投资,工业化/开放世界/3A等热词满天飞,仿佛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温暖的春天变成了白雪皑皑的冬天。为什么会这样?大环境的变化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玩家?
2021 疯狂电竞圈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近两年国内游戏圈有多疯狂。我会帮你回忆的。
去年,腾讯的中流砥柱王者荣耀宣布进军3A开放世界。天美F1工作室喊出“专注原创3A”的口号,发布全球招聘令,诚招海外大佬。完美世界举办了几年来最大规模的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近40款产品。
光靠自己是不够的,资本家还在到处砸钱,每个做游戏的人都应该装在口袋里。 2021年,腾讯仅投资100多家游戏公司,平均3天时间,仿佛王多鱼被附身。
厂商在挖新坑的同时,也在砸真金白银招人。腾讯员工如滚雪球般滚雪球般增长到 11.30,000 人,比 2018 年翻了一番还多,光是年薪就高达 1000 亿。老马一睁眼每天欠债3亿,迷路得坐公交车。
某音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也贪玩游戏的肥肉,称要多招1000人打工,双倍工资挖大厂。
在米哈游的带领下,上海游戏厂商的内卷化率居全国前列。年薪100万还不够好,还得拿自己比996少的比过年过节送钱多的比疫情期间送的礼包好.
2022年冬天来了
但俗话说,看他从高楼上爬起来,看他倒下。疯狂转瞬即逝,去年的人才大战变成了今天的裁员潮。而且这不是正常的人事调整,而是整个部门的重组。和腾讯一样,传闻包括游戏业务在内,将裁员近2万人,刀子已经移到了赚钱的中流砥柱IEG(腾讯互动娱乐)。
字节跳动上个月刚刚解散了核心游戏战略之一的上海101工作室,其他游戏业务也在裁员整合。而百度,在去年底直接撤掉了整个游戏部门,而且大部分都是在一年之内招到的。
受裁员潮影响,现在找工作比较难。有这种感觉的观众可以扣一分。前不久,完美世界还举办了一个游戏开发培训班,叫实战学习,其实是花钱请人打工的。而且学费是2万元,比一些大学的4年学费还多。绝技中的绝技。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玩家来说,更直接的感觉就是游戏没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网易。过去一年,不少项目接连被砍,不赚钱的《世界魔法书》直接停播。另据悉,阴阳师开放世界游戏及IP的偶像项目也已暂停。
腾讯不再像以前那样奢侈。最近六个月,它投资了5家游戏公司,不到去年的十分之一,其中4家仍然是海外厂商。资本退出市场观望,小厂家拿不到钱,坚持不下去只能倒闭。比如被游戏demo风靡一时的《沿着光明》,前两个月项目组就解散了;
还有让2015年火爆的《冒险与挖矿》的穆奇奇游戏,曾一度估值最高2亿。由于长期供不应求,上个月被迫裁员。工作室的最后一封邮件读起来也很感人。
这些案例只能说是大环境的一个缩影。老X,我看了一下资料。从去年到今年,2.2 在 8 个月内破产。正如鑫鑫老板所说:去年大家都太激进太乐观了,现在是时候准备过冬了。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波寒冷的冬天?经常看老X视频的观众应该知道,版本号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近9个月的版本号发布影响了所有厂商。虽然版本号审批已经恢复,但数量还是比之前少了很多。像米哈游的《科歇尔前线》这样真正值得期待的游戏屈指可数。
另一方面,据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官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厂商表示疫情也是一大问题。比如,元神5月因疫情未能按时更新版本,国内收入下降近30%,国外收入缩水近一半。
体验过在家工作的员工都知道,在家工作的效率非常低。猫、狗、闺蜜的诱惑不要太多。结果,工作时间被迫延长。也许在公司里本来是996,但工作和生活不分开后,变成了724,更折磨人。
游戏行业的寒冬将如何影响玩家?
目前可能有观众觉得游戏厂商有问题,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确实有,所谓的城门失火,影响到赤羽。一是因为新游戏越来越少,市场上的老游戏,也就是既得利益者,已经失去了来自挑战者的压力,自然更加鲁莽和鲁莽。
例如,本月全球英雄联盟皮肤和通行证的价格上涨是一个明显的栗子。拳头还根据不同地区的通胀情况定制了不同的涨价幅度。
至于国内的价格,马皮的价格比国外的要高。结果,皮肤的价格第二次上涨。腾讯表示不明白“我们是冠军”是什么意思?
如果新游戏继续下降,这种情况还会更多。如果看到类似栗子的东西,也可以在弹幕和评论区留言,让其他玩家避坑。
第二,由于内部竞争激烈,项目组为了生存,会越来越重视报道。简单来说,就是让老板开心。但这种做法其实和玩家脱节了。
就像上个月腾讯的年度发布会一样,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在翘臀?因为它实际上是专注于展示老板。发布会就像大学答辩,也是国风联动和数位科技,唯一没见过好玩的新游戏。
还有之前的《王者荣耀:世界》,为什么被怀疑是假的?是不是因为游戏的开发形势其实还没有到那个阶段,而是迫于压力,又要赶鸭子上架了。
说到底,过去大厂都是靠群策群力,凡事都有成功的。但现在版本数量锐减,腾讯和网易每年只能推出几款产品,自然是不成功的。
和老X一样,上个月去网易探营,哥们告诉我,内部选品比以前严格很多完美世界公司的游戏都很贵,也有审核报道。如果数据不合格,可能会输掉比赛,压力山大。
至于那些大厂里的那些“独立游戏”,都说再见了。版号就这么多,想赚钱已经来不及了。怎么会有时间发展感情?
和腾讯Next工作室的《质问》一样,老板沉力被派去探索腾讯的元宇宙,工作室的最新进展也在研究虚拟人。在奥运会上,我想玩的机器人对战游戏根本没有声音。
第三,国内业务难做,厂商自然会走向海外。游戏项目从一开始就更加全球化,国内甚至都没有考虑过。
毕竟在海外,一方面,限制少,严,血腥暴力,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反观没有玩家盯着,打流氓无压力,今天抄塞尔达,明天抄捉妖,是不是很美。
制造商很酷,但这对我们玩家来说不是好消息。明明是国产游戏,却只在国外进行了测试。我比国外起得晚,甚至还锁国了。比如我最近玩的一款叫《堡垒7》的手游,连国内的sim卡都被锁了。而且这种现象在未来只会变得更加普遍。
再想一想,出海的大势所趋,也是对中国本土游戏产业的一种伤害。很多厂商出海的法宝就是招聘本地员工进行本地化,所以很多工作机会也在海外流失。
像我这样的营销伙伴现在正在申请工作。当人们问他懂多少外语,是否有海外经历时,都很难。
如何摆脱这种困境?
那么,这种让我们玩家在未来吃亏的情况可以改变吗?也是可以的。
首先,我希望版本号可以更频繁地发布。隶属于音像协会的官方机构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近日进行了一项调查。近一半的制造商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版本号。显然,官方是知道情况的。
其次,需要新的技术红利。虽然版号是当前国内寒冬的直接驱动因素,但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更本质的原因,那就是游戏行业又到了瓶颈期。
其实不仅国内厂商表现不佳,近期索尼、EA、以色列最大的游戏公司Playtika等厂商都不同程度地裁员,韩国游戏行业的库存走势也一直在下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互联网带来的红利,PC技术和移动技术都被吃光了。再说说智能手机,过去10年进步越来越慢。手机制造商没有故事可讲,因此他们必须改变业务来制造汽车。
在这种情况下,游戏乃至其他互联网行业都在等待新的变革契机。那么这个机会是什么,元界呢?
现在看,元界确实更像是资本画的馅饼,离我们还很遥远,但里面的技术,老X,我想我们还是可以期待的。
例如,借助虚幻5和超高精度3D扫描,我们可以像黑色神话一样将古建筑复制到游戏中,构建出像黑客帝国一样的近乎真实、实时计算的虚拟世界演示。
还有虚拟人和人工智能。虽然距离造真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完美世界公司的游戏都很贵,但与几年前相比,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方面的进步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 Matrix 演示中,我们不再能分辨出哪个是真人,哪个是数字。找对方向,大家的虚拟人妻指日可待。
还有 VR 和 AR 技术。虽然这几年进展缓慢,但从全球科技巨头的不断研究来看,确实有潜力可挖。万一没有虚拟人妻,你还是可以期待一下VR女友吧?
所以,或许这些期待有点像机械降神会,但回顾人类历史,蒸汽、电力、计算机,每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可能性都是当下人类无法想象的。
让我们走近一点,我们父母那一代的三大联姻是彩电、冰箱和自行车。那个时候,他们绝对不会想到,短短几十年,我国就能够在太空中建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