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好完美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7-20 19:13:05
这个问题莫名出现在时间轴上,换个角度讲故事。
我曾经工作的基金非常擅长投资21世纪初的网络游戏项目。盛大、巨人、完美世界都是基金和老板带来超额收益的成功案例(基本上是最早的机构投资者,然后有几十倍大的回报倍数和上亿美元的现金回报)。所以我们负责TMT的团队在评估一个网络游戏团队方面有很多经验。当时,我们团队将中国的网络游戏分为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2000-2004年左右),运营分布模式
金融危机后,韩国大力从事文化产业和出口,逐步探索网吧网络游戏模式,引领游戏从单机向网络游戏升级。当时国内各个公司基本没有能力开发自己的网络游戏,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游戏都以韩国为代表,整个行业都充斥着韩国泡菜。 《传奇》是这个时代最经典的游戏。最初以盛大为代表,后改为广通(《传奇3》)。就连以自研为荣的网易,也代表了当时的韩国3D网游《精灵》。其他经典泡菜游戏还有《千禧年》和《龙争虎斗》。盛大和广通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但盛大的运营和变现能力更强,善于借助资本上市和汇集各种资源。这种模式的顶峰是盛大2004年5月的IPO。
在这个时代,选择投资标的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运营能力,包括:选择游戏的能力、介绍游戏的能力、线上线下的游戏运营能力,以及防止作弊的问题。其中,操作平台的防外挂能力非常重要。有了插件,就等于在赚钱的管道上打了个洞。更糟糕的是,由于人为制造的不公平,许多核心玩家将被赶走。但是,在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韩国网游都存在外挂问题,只有严重的问题。原因如下:
第二个时代(2004-2008年左右),自主开发模式
中国的创业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不包括新浪门户+默默潜伏的巨龙——腾讯)在意识到网络游戏巨大的变现能力的同时,也厌倦了韩国泡菜的无用:消费者已经游戏的无聊完美国际外挂刷背影,加上外挂问题越来越严重。他们开始陆续走上自研的道路。首先是网易和金山:前者于2003年推出了热门的《梦幻西游》; “换成网络版。然后完美(2005《完美世界》)、巨人(2006《征途》)、搜狐(2007《天龙八部》)等都蜂拥而至。自己开发的游戏赚了很多钱,而且他们已经上市或为现有的上市实体贡献了巨额利润。
根据记忆和简单搜索,上述发布日期可能并不完全准确
在这个时代,选择投资标的主要标准是:运营能力,比如巨人强大的线下推广能力;研发能力,如完善的3D引擎,大大提升游戏开发速度;产品能力,比如史玉柱 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大概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完美国际外挂刷背影,业界开始对产品经理的角色加倍尊重。当然,此时防止外挂的能力还是很重要的,不过也只是一个及格线。毕竟游戏的源代码在我自己手里,想改就改。如果中国人连中国人都防御不了,又怎么能开发出适合本土市场的游戏,承受各种市场和非市场化的冲击?比如我们基金投资的一家网络游戏公司IPO前几天,游戏服务器遭到大量黑客攻击,技术实力强悍。
第三纪元(2008-??),平台模式
由于后续基金的战略调整,基金基本停止了对游戏的投资,所以“??”被用来代替以下的东西
这点不得不佩服基金合伙人对退出时机的精准把握。我们老板常说:退出是投资的一半;不要看很多VC和PE纸面收益高,但是因为没有聪明的退出,到头来都是纸币。基金前两个时代的投资均在上市后一年内高点退出,恰好是新旧时代的过渡点。
完美等公司完成上市后,虽然利润无限(IPO首年净利润超1亿美元),但资本市场已经转而看不起这种模式, PE已经从十倍减少到四五倍。 资本市场认为网络游戏类似于电影的Hit or Miss,收入预期太差,太依赖临时创意和看天。在完成了对3家本垒打网络游戏公司的投资后,我们的基金在资本市场之前就真正意识到了自研模式的局限性,并积极思考下一个模式和时代。这就是平台模式:有一个平台提供几乎免费的用户,并通过平台和游戏将用户粘在平台上,平台和游戏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整个团队找了半天,没有合适的标的,只得出一个结论:私募市场上不存在这样的公司,如果公开市场上有,那就是腾讯。 (当时网游市场的龙头是盛大,腾讯刚刚开始做游戏。)大家的思维都是有限的。考虑到腾讯是上市公司,他们放弃了,几乎停止了对网络游戏公司的投资。当年腾讯的股价在40港币左右,现在已经200多港币了。然而,2014年5月,腾讯做了1比5的拆股,即过去七八年股价上涨了20-30倍。大多数 A 轮投资的回报倍数更高。
这个时候,防止作弊就更过得去的了。与此同时,腾讯、盛大等企业不仅对作弊采取了技术防范,还开始主动使用法律手段。如果遇到作弊者,请直接通过法律途径。
总结
最后回到正题,基本上以代理为代表的韩系游戏外挂都很多,甚至后期花了不少钱的《永恒之塔》和《龙之谷》。在这方面,自主开发的游戏由于初始的设计机制和后续的迭代速度,在反作弊方面往往要强得多。
...更多文章请到数据冰山-知乎专栏
...更多答案请看何明科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