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完美职业介绍

43个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体操动作

来源:完美世界私服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6-19 13:28:27

43个命名动作就像43座丰碑,铭刻着中国体操几十年的辉煌,也时刻照亮着无数体育后辈的探索之路。

疫情蔓延,体育界陷入沉寂。 前几天,我在随便浏览网站时,注意到中国体操协会官网的一个更新记录了43个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体操动作。 仔细想想,不禁感慨万千。 两种看似平凡的形式,不经意间流露出中国体操几十年的辉煌。

中国体操协会官网截图

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奥运金牌的六支王牌队伍之一,体操队长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代又一代运动员不断创造出象征着新突破的“名式动作”。 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锦赛,享有盛誉的中国体操队层出不穷,总是让人不敢小觑的对手。

中国体操协会1日更新的中国男子体操命名动作(共23个) 官网截图

中国体操协会数据显示,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体操项目有43个,其中男子项目23个,各项目分布比较均匀; 女子20个动作集中在高低杠、平衡木和跳马上。

中国体操协会1日更新的中国女子体操命名动作(共20个) 官网截图

完美国际职业名字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代代运动员在艰苦的训练中追求完美,寻找在赛场上取得更高成绩的机会。 动作上的突破,是优秀运动员的进一步追求。

根据协会官方名录,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体操动作有43个,这无疑印证了中国体操的影响力。 虽然有些作为已经不再像诞生时那么惊艳,有些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这些丰碑依然照亮着无数后辈的探索之路。

资料图:中国体操运动员小花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四年前,里约奥运会的金牌失利,并不能掩盖中国体操昔日的辉煌。 在里约之前,他们连续8届夏季奥运会拿到了26枚金牌,是名副其实的冠军。 优秀球员的不断涌现,也足以载入中国体育史册。

说起中国体操的骄傲之源,就绕不开马艳红的名字。 1963年出生,不到16岁的她就代表中国队在美国沃斯堡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高低杠金牌。 在世界体操大赛的舞台上,中国队如愿夺得首金。 马艳红对于中国体操的意义可谓是划时代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她再次称霸高低杠,成为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中国女体操运动员。

马燕360度翻身圈后空翻成为首个以中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网络视频截图

历史性的突破,源于马艳红日以继夜的汗水与泪水,也与她精心准备的“秘密武器”有关。

完美国际职业名字

1979年美国世锦赛,她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用一个非常惊世骇俗的举动做出了最终决定。 腹肌拉筋,后空翻360度翻滚,如此高难度的动作史无前例。 两年后的世​​锦赛上,她的动作被正式命名为“马艳红霞”,这也是体操中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动作。

资料图:2008年的夏天,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天。 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正式举行。 “体操王子”李宁被一根钢丝吊上了高空。 “天行”绕场一圈后,他点燃了“祥云”形状的主火炬。

中国体操队首位奥运金牌得主李宁,时隔24年登上奥运舞台,作为北京奥运会最后一位火炬手,“踩”彩祥云点燃国家体育场主火炬台.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李宁获得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三项冠军。 四年后,李宁的运动生涯告一段落,但他对后人的影响远未结束。

支撑后,背部翻身完美国际职业名字,背部悬垂,正面放置为支撑(李宁悬垂)。网络视频截图

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有四个,分布在鞍马、吊环、双杠三个单项中。 第一代“体操王子”的实力和全能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体操名将李霄鹏在比赛中表演原创动作“李霄鹏吊”。网络视频截图

完美国际职业名字

在世界大赛中表现比较出色的男子体操队,很多名字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楼云、李小双、李小鹏,都在事业的巅峰,撑起了中国体操的天空。 他们留下的作为也代代相传。

高低杠项目一直是中国女子体操的强势项目。 在“中国女子体操命名动作”表的20个命名动作中,高低杠占据了14个席位。 除了首当其冲的马艳红,不得不提观赏性极强的《莫跟头》。

莫惠兰表演的《莫空翻》网络视频截图

1994年亚运会,莫惠兰在高低杠上的表现注定要跻身经典之列。 在成套动作中,她不仅完成了特卡切夫连续两周的翻杠直背,还上演了高难度组高低杠的“莫跟头”,一举夺得冠军。

由于难度较大完美国际职业名字,一些观众误认为该动作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禁止,但实际上,该动作仍在动作列表中。 之所以在比赛中使用不多,是因为翻筋斗后在半空中看不到横杆,运动员在双人悬空时需要盲目抓住横杆,不易形成衔接。 . 2013年,姚金楠还在体操世锦赛全能决赛中成功复制“莫空翻”。

2013年,姚金楠将高难度动作“莫空翻”带回体操赛场。网络视频截图

在女子动作中,跳马项目中的“程飞跳”经常被体操爱好者提及。 它的学名是180度反手空翻——540度直前空翻,经常被顶级跳马运动员选用。 主流难度。 它首次成功用于比赛,可追溯到2005年墨尔本世锦赛。 程飞凭借这个动作获得了跳马冠军。

完美国际职业名字

2005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世锦赛,程菲跳高将男子跳马项目中常见的动作带入女子赛场。网络视频截图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在中国体操协会的最新形式中,还有3个动作被标红。 备注说明:红色标注的动作曾被国际体操联合会以中国女体操运动员的名字命名,但随着国际体操计分规则的变化,现已不在规则中体现。

官网截图

这其中的含义再清楚不过了。 由于某些原因,中国运动员独创的三个动作被现行规则“剔除”,暂时封存于体操历史的长河中。 其中,被誉为中国“体操天后”的刘璇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表演了标志性的大摆臂。

刘璇在比赛中完成了单臂巨人单桅帆船后跟静儿空翻。网络视频截图

当时,刘轩单臂巨圈和静儿空翻惊艳了所有人。 这个动作参考了男子单杠的技术,需要近乎苛刻的力量。 不过由于动作评分太不利,无法形成连线加分,这个动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完美国际职业名字

毕文婧在比赛中做了一个毕氏转体。网络视频截图

1998年日本鲭江世界杯上毕文靖创造的“毕文靖”,也是出自高低杠项目。 生长在霍尔金娜时代的毕文静,从15岁起就立志打败这个难缠的敌人,终于实现了“单臂扭转,单臂360度转身,变成反握倒立”的神奇动作让她立了三年后的心愿。 随后,她的原创动作也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命名为“Bi's Turn”。

集体翻筋斗后叉开腿坐(陈翠婷下)。网络视频截图

女子平衡木项目中的团体后空翻和分腿坐姿动作也是中国选手陈翠婷独创的,被命名为“陈翠婷Next”。 后来,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将陈翠婷并入倒叉,并修改了该动作的评分标准。

尽管中国体操队在上一次奥运之旅中遭遇了令人失望的结局,但面对延期的东京奥运会,中国体操队不会退缩。 肖若腾、林超攀、邓树迪、范依琳、刘婷婷……带着遗憾和不甘,还有很多故事等着他们续写。

推荐阅读